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损伤缝合修补规范(草案)

发布日期:
2019-11-30
出处:
中华妇产科杂志.2019.54 (11):721-724.
摘要:

阴道分娩时发生的肛门括约肌损伤是粪失禁最常见的原因,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损伤(OASI)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指诊,医师的经验对于产时OASI的诊断至关重要,经肛管腔内超声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。肛门外括约肌损伤可采用端‐端缝合或全层重叠缝合,肛门内括约肌损伤应采用端‐端缝合;多数国内学者建议,3个月后再修补分娩后超过72 h的OASI。识别OASI的高危因素并积极处理、发生损伤后及时诊断、培训损伤修补技术对于减少OASI、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为规范OASI的修补方法,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制定了《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损伤缝合修补规范(草案)》。

展开

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
阅读免费指南
发送到邮箱

收藏

分享

评论
提交评论
4602207
2020.12.13
回复
11
/ 没有更多了 /
上传者信息
739272
于2020-11-12上传
编者信息
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

置顶